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養民

關燈
養民

老皇帝下定決心推廣種植棉花,最開始也是因為韓徹曾經在文書上所陳述的,棉花在紡織原料上的優越性。

“比之桑蠶,無采養之勞,有必收之效。埒之枲苧,免績緝之功,得禦寒之益,可謂不麻而布,不繭而絮。”(1)

然此時韓徹所提及的棉花對外貿易的經濟效益這一塊,是老皇帝暫時還未曾想過的方向。也不得不說,韓徹所描繪的胡商們在柏州紡織大市場爭相搶購棉織物的場景,很是吸引了老皇帝。

看著眼前的韓徹,老皇帝也不由得在心中讚嘆。如這般善民生經濟者,若能好生加以任用,國庫何愁不富?

“善,此時便交予你全權負責。”老皇帝說道。

“臣定全力以赴。”韓徹忙道。

老皇帝的身體到底已經大不如從前,也就才這麽一會功夫,精力就出現不足,便只能讓韓徹先回去做完整的計劃。

下午,齊五郎下職後,回到家換了身衣裳,便帶著正好也下學的齊愈匆匆出門。

因著韓徹才剛被調回京城,大娘這幾天都帶著齊悅住在韓家這邊。

“姐夫!阿愈!”韓徹瞧見齊五郎和齊愈過來了,很高興的打招呼。

“瞧見二郎這樣,想來今日面聖定是非常的順利。”齊五郎也是一臉的笑容。

看出他們有正事要說,大娘走過來把齊愈帶走,讓他跟齊悅一起去玩。

韓徹便和齊五郎去了書房,簡單的把跟老皇帝的交談說了一遍,也提到了老皇帝的身體狀況。

“太子亡故之前,聖上便曾大病一場。之後聖體方才初愈,卻又遭逢噩耗。”齊五郎嘆氣:“如今太子之爭越發激烈,你正逢此時回京,應當多註意。”

原身當初正值大好前程時,正是因為跟先太子親信周安往來過於密接,犯了老皇帝的忌諱,慘遭流放發配安南。

齊五郎雖知曉韓徹歷經這十年外放,心性早已得到磨煉,必不會如過去那般行事。但也擔憂他方才回京,看不懂京城目前的局勢,就還跟他仔細講解了一番。

昌王母妃楊氏受老皇帝喜愛,其外祖父為吏部尚書,更有宰相楊升一黨的擁護。

穎王母妃徐氏早逝,出生也非常低微。不過穎王為長子,其王妃之母還是義川公主,擁護者也眾多。這個義川公主又是老皇帝的姑姑,按照親屬關系來說,穎王妃跟老皇帝是表兄妹。

也就是說,穎王娶了自己的表姑。

當然皇家關系混亂也不止這一點兩點,便是老皇帝的第三子昭王的母妃,曾經還是他父親後宮的一位才人。

這門婚事對穎王來說,更是有極大好處的。

穎王妃的貴重身份,其父祖家裏的世代功勳,完美的補足了穎王母族身份低微的劣勢。便是老皇帝,一直以來對穎王妃,還有穎王妃所生的兩個兒子都非常的看重。

“姐夫放心,我必不會重蹈覆轍。”韓徹笑著說道。

參與立太子的爭鬥,勝利自然是有天大的好處。

不過韓徹並不眼饞這份天大的好處,在時下這種動輒牽連全家的社會背景下,他更不能不替柳氏和三娘四娘還有大娘她們這些家人考慮。

也是自穿越後,韓徹真正體會到了什麽叫家人榮辱全系一身。

原身出事,全家被牽連一起流放發配京城。

韓徹此次剛要被調遣回京時,就連帶著三娘和四娘在婚姻市場上,都變得比以往更為受歡迎了些。

回京的這幾日,柳氏也跟韓徹提過幾次三娘和四娘的相看了。

家中三兄妹,目前婚姻市場最受歡迎的便是四娘。

韓徹是娶妻回來,柳氏也沒想著要什麽高門貴女,要求放寬後,可擇選的範圍便也大了許多。

也就是韓徹現階段才剛回京,還要忙棉花推廣種植的事,實在是抽不出時間去相看。

現在最讓柳氏著急的,便還是三娘的婚事。

按道理來說,韓家雖然官職不算很高,可從來就沒有過要利用三娘的婚事去攀什麽高枝。給三娘擇選相看對象時,都是往家風和人品去考慮。每次柳氏安排相看,三娘也都是很積極的去配合和參與。奈何不知怎地回事,總有意外發生。

在跟齊五郎交談完畢後,柳氏見著他們終於從書房出來,便又提起了三娘相看的事。

韓徹就發現,三娘對此已經明顯產生了很大的壓力。在柳氏提起這些事情的時候,三娘神色都出現了異常。

他便連忙打斷柳氏的話,對三娘說道:“家裏皆愛重你,擇選夫婿也是為了你將來考慮。若不得你心意者,家人亦不忍逼你嫁之。”

柳氏雖確實是很著急三娘的婚事,但也是很疼愛三娘的。初時只是因著急而忽略了三娘的感觸,好在這會及時被韓徹所點醒。

“你二兄說得對,給你擇選的夫婿,定要如你的心意。”柳氏也連忙說道。

“咱們大不了多找尋,多看看。”大娘這時也說道:“如今你二兄也回來了,有你二兄和你姐夫一起尋摸,總能給你找到合適的。”

“我知曉的。”三娘點頭。

感受到壓力是一回事,但顯然,三娘也不是那種願意將就的人。

待到這事說完,天色瞧著開始變暗起來,此時廚娘也按照吩咐,把做好的餔食逐一擺放到桌上來。

韓徹接到朝廷公文時,正好是孜然大面積成熟的季節,這次回來便攜帶了不少他在職田種植的孜然。

今日這餐桌上,便做了有孜然羊肉,孜然雞丁,孜然豬排等好幾道放了孜然的菜。

說起來,韓徹雖然早就給家裏寄回來了不少孜然,但因著孜然昂貴的身價,京城還不比柏州,能生產孜然。孜然經過商隊一運輸,本就昂貴的作價便還要昂貴數倍。

家裏一直就沒舍得拿出來做吃食用,除了祭祀時,祭品裏面放上些許,延長祭品的擺放時間,其餘都是用作人際往來。

朝廷現如今也把孜然列為柏州每年都要呈貢給皇室的貢品之一,老皇帝時常還拿來嘉賞大臣。

韓家用孜然為禮品往來,既能拿得出手,也不會遭來不必要的麻煩。

畢竟那會京中這些世家大族都知曉,韓徹任職柏州刺史,這孜然還是他先在當地帶頭栽種,再做的推廣種植。

孜然做出來的菜特別香,但吃多也容易上火,家裏便沒敢給齊愈和齊悅吃太多,只讓他們嘗下味道。

不過大人在這方面便沒那麽多忌諱,一家子吃得甚為滿足。

韓徹還感嘆道:“待過幾年,胡椒便也能如孜然這般作為調味料去吃食了。”

“也不知曉這胡椒是何滋味。”齊五郎便道。

韓徹想了下:“辛辣味更重些。”

孜然跟胡椒雖然同屬調味料,但氣味上的區別還是很大的。孜然的側重點是在香,所以用做炒菜或者是燒烤,油炸上最能發揮其氣味。

胡椒的側重點則是在辛辣,功能性上比起孜然更廣。

對棉花推廣種植一事,老皇帝是非常上心的。韓徹才將棉花推廣的計劃文書剛呈上去,第二天他便在朝堂上提起這事。

早在柏州栽種棉花的盛名傳播出去後,有人眼饞這其中的高效益,於是便紛紛在其他地方試著栽種,結果引種效果非常不理想。

因此朝堂上,有大臣便不是很看好棉花的推廣一事,當時還曾言道:“桔逾淮而北為枳,鸐鵒不逾濟,貉逾汶則死,此地氣然也。”(2)

就是說有些作物它就只適合在故土生長,離了這塊土地,就會因為“風土不宜”,發生異變,或是產量低下,或是根本栽種不活。

但老皇帝顯然並不認同這一觀點,因為棉花原就是藩國外來的新作物,柏州屬實還算不得它的故土。

於是這才有了去年時,朝廷讓韓徹對棉花的栽種做了詳細的陳述。

事實也確實證明,之前棉花在各地引種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種植技術上,並不是純粹的風土問題。

然而棉花想要順利推廣,除了栽種問題,百姓的積極性也很重要。尤其是朝廷做大規模推廣種植的主要目的,是為了將來能讓棉花取代葛麻等織物,成為新的稅收征收對象。

韓徹便提議在擇選好的種植區域,可先實施鼓勵百姓自主參與種植,而非朝廷直接下發種植任務。

“凡擇選區域的民田,每戶分發五畝棉種,隨官府教導栽種。此五畝棉地,也暫且定為官府與民租佃,並雇傭其栽種。”

“待棉花成熟收獲後,再讓百姓自主選擇是要官府租佃的銀錢,亦或是自己繳納棉地的稅收。”

這就相當於把風險全都轉嫁到朝廷,百姓栽種棉花若是失敗,至少能拿到田租和栽種時的勞作報酬。若是栽種成功,百姓覺得棉花獲利更多,又能選擇按照官府要求,繳納對應的稅收便可。

所以等到韓徹一說完,馬上便有大臣站出來言道,韓徹此舉若是失敗,便是朝廷來承擔這其中的損失。

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寧。”韓徹便道:“政在養民,而後民富國強。”

如今確實有很多的人都知曉棉花高效益,但更多的百姓別說未曾種植過棉花,以時下這種極為不便利的交通,閉塞的信息傳播,他們甚至都不知曉棉花是什麽東西。

若朝廷不能打消百姓因無知而產生的顧慮和擔憂,那麽明明本來是一項好的政策,最後很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影響。

韓徹道:“臣雖不才,但願接下此事。”

最難的棉花種植技術,已經徹底解決。初期還是擇選出最合適的區域去種植推廣,基本上是很難出現失敗的可能。

註1:出自王楨《農書·農器圖譜集之十九·木棉序》

註2:出自《周禮·考工記序》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